时间:2025-10-30 浏览:13
10月29日下午,黄山学院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在率水校区文端楼一楼报告厅举行“徽派发酵食品与健康”微专业开班仪式。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金声琅,黄山市徽州臭鳜鱼产业协会高级顾问杨永生,黄山市水产站站长汪勇翔,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万志兵、副院长万顺利,企业负责人、食品专业全体教师及首届微专业全体学员参加仪式。会议由万顺利主持。

开班仪式上,微专业负责人吴永祥介绍了专业建设背景、培养目标与课程特色。该微专业依托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学科优势与黄山市特色发酵食品产业资源,围绕“健康中国”战略和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构建了以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涵盖发酵食品学、食品营养与健康等5门课程,实践学时占比超60%,并聘请政府部门及行业企业专家担任校外导师,推动产教深度融合。
校党委委员、教务处处长金声琅在讲话中强调,微专业的设立是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发展需求、深化产教融合的重要举措。他从学校层面提出三点希望:一是要夯实理论基础,强化实践能力,将徽文化传承与现代食品科技相结合;二是要深化校企合作,构建协同育人机制,实现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三是要勇于创新探索,将微专业建设成为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示范项目。他勉励同学们珍惜学习机会,努力成为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复合型人才。杨永生作为协会代表致辞,表达了对微专业建设的大力支持与美好期待。典礼上还举行了校外导师聘书颁发仪式。


在第二阶段的企业人才培养需求介绍环节,黄山华绿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力行政部总监张志群、黄山市花山谜窟酒业销售有限公司总经理田文分别从企业发展和岗位任职能力等角度,阐述了当前发酵食品行业对食品高素质技术人才的迫切需求,并表示将全力支持微专业建设,为学生提供实习实践平台。在第三阶段校外导师开班第一课上,黄山市水产站站长汪勇翔以“徽州臭鳜鱼产业发展思路探讨”为主题进行授课,从产业现状、技术瓶颈、发展目标、工程技术及人才需求等方面深入剖析,为学生展现了完整的产业发展图景,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徽派发酵食品与健康”微专业的开设,是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推进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地方产业发展的重要实践。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产教融合,为黄山市高端绿色食品产业培养更多复合应用型技术人才,助力区域经济与文化传承创新。
(撰稿:张唯勤;摄影:孙思磐;责任编辑:王北朝;审核:万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