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携手育人才 协同赋能乡村兴——黄山学院与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共建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座谈会成功召开

时间:2025-11-12   浏览:10


为深化校地合作、推进产教融合,着力构建“双能型”教师队伍,助力黄山市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11月11日,黄山学院与黄山市农业农村局于黄山市农业农村局305会议室召开共建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座谈会。与会人员包括黄山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洪峰、四级调研员毕灶明,人事科、农技中心、水产站相关负责人;黄山学院人事处处长曹盈、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副院长(主持行政工作)万志兵、食品教研室主任吴永祥、教师陈飞、张蒙、刘红梅参与座谈。会议由毕灶明主持。

会议伊始,毕灶明详细阐述了黄山市农业产业发展现状与技术需求,期望双方以工作站为载体,开展更切合实际的合作项目,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动能。随后,万志兵介绍了学院办学概况、学科特色及前期合作成果,其表示学院将以工作站为纽带,进一步整合师资力量,在绿色食品加工、生态农业技术等领域深化与农业农村局的协作,推动科研成果转化应用。驻站教师代表发言时明确三点:其一,严格遵守挂职单位规章制度与工作纪律,以高标准自我约束,展现学院教师的专业素养;其二,发挥科研专长,针对农业产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提供切实解决方案,保障产业健康发展,深化校地融合实践;其三,构筑学校、学院与市农业农村局的坚实桥梁,为产学研深度融合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双方以工作站为枢纽,就产学研合作展开深度交流。会议确立工作站三大核心职能:一是构建教师实践平台,选派专业教师赴农业一线挂职锻炼,参与技术攻关与项目实施,强化实践教学能力;二是共建教学资源库,聘请农业农村局技术骨干及行业专家担任兼职教师,将前沿技术标准与实践经验融入课程体系;三是深化产学研融合,围绕黄山市农业产业需求联合开展课题研究、技术推广与人才培训,实现教学、科研、生产协同发展。

洪峰高度认可黄山学院长期服务地方农业发展的贡献。其指出,市农业农村局始终重视与本土高校的合作关系,双方在徽州臭鳜鱼产业研究院建设、道地中药材研究等项目已奠定坚实基础。当前黄山市全力推进绿色食品产业高质量发展,亟需专业技术支撑与智力支持。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的建立正当其时,将有效贯通高校人才培养与地方产业需求的关键环节,助力破解农业生产中的技术难题。

曹盈系统阐释了学校办学定位、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及服务地方成效。其强调,黄山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院校,始终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使命,近年在新安江流域生态保护、高值食用菌培育、徽州臭鳜鱼产业升级等领域取得系列校地合作成果。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的建立,既是落实“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规划的重要举措,亦是校地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实践典范,将为教师深入农业一线实践锻炼、提升应用教学能力搭建关键平台。

本次座谈会的成功举办,标志着黄山学院与黄山市农业农村局的校地合作迈入新阶段。双方将依托教师应用能力发展工作站,进一步完善合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着力培养一批既能上讲台授课,又能下田间指导的双能型教师,产生一批服务于地方产业发展的标志性成果,为黄山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及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校地协同的智慧与力量。

(撰稿:张蒙;拍摄:刘红梅;责任编辑:王北朝;审核:万志兵)